斯諾克:
開球前的斯諾克檯球檯面:
正式的斯諾克比賽是在一張12英尺×6英尺(3569毫米×1778毫米)大小,檯面四角以及兩長邊中心位置各有一個球洞的標準球桌上進行的。在檯面的開球端有一條開球線(baulk line)。從開球端看去,開球線中點擺放着棕色球,左右兩側分別是綠色球和黃色球。記住這個擺放順序的簡便方法是記住英語中的「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一詞。這句話每個單詞的首字母分別對應着三種綵球的顏色英文單詞的首字母。檯面的正中央擺放著藍色球。藍球點至頂庫的中點擺放的是粉球。緊接着是15個擺放成正三角形互相接觸的紅色球。規則要求粉色球儘可能靠近頂點上的紅色球但又不可與其相接觸。黑色球則位於檯面中線,紅色球三角形底邊與頂庫的中點上。白色主球可以放置在開球線後面的半圓形的D形區域。但通常情況下選手都會選擇在棕色球與綠色球以及黃色球之間的開球線上開球。
比賽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在紅球全部入袋之前,選手需要按照一個紅色球緊接着一個彩色球的順序擊球入袋。而且此時彩色球入袋後需要放回到檯面上自己顏色對應的置球點上。如果該綵球的置球點被占,應將其放置在分值最高的置球點上。如果置球點全部被占,則放置在與頂庫邊垂直連線上最接近置球點的位置,並要求不能與附近的球接觸。
在擊打綵球入袋之前,選手必須向裁判聲明其準備用主球擊中哪個球。當然,在擊球意圖是非常明顯的情況下並沒有必要向裁判聲明。但是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綵球位置接近或在同一視野中的,選手則必須向裁判聲明其準備用主球首先擊中的球。
在所有的紅球入袋後,需要按照黃,綠,棕,藍,粉,黑色球的順序用主球擊打入袋。
斯諾克比賽由兩位選手得分的高低決定比賽的勝負。正確地將球送入袋口後擊球選手都將獲得相應的分數。其中紅色球1分,黃色球2分,綠色球3分,棕色球4分,藍色球5分,粉色球6分,黑色球7分。
另外當對手失誤犯規時,罰分也將加給非犯規一方。這些犯規包括:
★主球未擊中指定任何球
★在擊打紅球的時候主球先碰到彩色球或是在擊打彩色球的時候先碰到紅球或未按順序擊打彩色球
★主球入袋
★將球擊離球桌
★球杆碰到主球外的其它球
★推擊,即球杆持續擊打主球
犯規最少罰4分,超過4分的按實際的最高分值判罰。主球沒有首先擊中活球後,如果裁判認為擊球選手沒有盡全力合法擊球,則可判為空桿。這時候所有的球要放回犯規前所在的位置。擊球選手犯規後,如果裁判認定對另外一名選手不利,可要求擊球選手重新擊球。
斯諾克比賽中,在對手不犯規罰分的情況下,一桿球的最高分是147分。這種情況下,擊球選手在紅球全部入袋之前必須每擊一個紅球之後將黑球入袋。在正式比賽中打出147分的滿桿是極其罕見的。
一桿球可能的最高得分是155分。這是在所有的紅球入袋之前,對手犯規後檯面上所有的紅球都被綵球擋住,即形成斯諾克。這時非犯規一方擊球時可以指定任何一顆綵球替代紅色球作為目標球,入袋算1分,並放回桌面。之後再將黑球入袋,又得7分。這樣就比一般的滿分多得了8分,從而出現在一局比賽中選手獲得155分的情況。
(參考資料)
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九號球(9-ball)玩法及規則
九號球:
球堆排法:
九顆子球排成菱形的球堆,1號球放在最前面的頂點(開球線那端),9號放在球堆中心處,其餘的球可不依號碼順序排放。排放子球時必須特別準確,尤其是聯賽或巡迴賽。若子球沒有緊密相連、球堆排列不對中線、1號球不在排球點上,該局開球的選手可要求重新排列。
衝球:
兩方選手會先比球,將擺在開球線的球打到對面檯邊,球滾回來之後,越靠近底部檯邊的一方就能取得首局開球權。
主辦單位或贊助單位可規定開球的順序,在歐美的大型比賽通常是輪流開球,而台灣的比賽通常規定勝方開球。
如果選手在開球後,四顆以上的子球貼著檯邊,另一選手可要求重新開球並且成為開球者。如果選手開球後有子球進袋,同時也沒有犯規,可繼續出杆;若沒有子球進袋,則換對方出杆。如果開球後,9號球直接進袋,即算當局勝利。
push out:
以前,9號球的規則允許選手在單一局中多次「push-out」,意指選手只要喊push-out,就可將母球撞擊到桌上任何位置,只要不犯規即可。只要選手喊出並且執行push-out,對方選手可以選擇出杆或交給原來選手出杆,若選擇出杆,結果犯了規,另一選手就有「自由球」。在1980年代中期,push-out只能在一局比賽中開球後的第一杆使用,此項規則的更改大大地影響日後的比賽方式。(註:開球者進球後開球者可喊,亦或開球者未進球後,對手可喊)
獲勝方式:
選手只要在不犯規的情況下,無論是用母球直接打進9號,或是先撞擊8號以下的子球再把9號球打進袋(此稱組合球),都算是贏得當局勝利。若對方連續三次犯規,我方即勝利。然而,在多數比賽裡,對方必須先被告知「已二次連續犯規」,第三次的犯規才能判定有效,我方才能勝利。
犯規:
球堆排法:
九顆子球排成菱形的球堆,1號球放在最前面的頂點(開球線那端),9號放在球堆中心處,其餘的球可不依號碼順序排放。排放子球時必須特別準確,尤其是聯賽或巡迴賽。若子球沒有緊密相連、球堆排列不對中線、1號球不在排球點上,該局開球的選手可要求重新排列。
衝球:
兩方選手會先比球,將擺在開球線的球打到對面檯邊,球滾回來之後,越靠近底部檯邊的一方就能取得首局開球權。
主辦單位或贊助單位可規定開球的順序,在歐美的大型比賽通常是輪流開球,而台灣的比賽通常規定勝方開球。
如果選手在開球後,四顆以上的子球貼著檯邊,另一選手可要求重新開球並且成為開球者。如果選手開球後有子球進袋,同時也沒有犯規,可繼續出杆;若沒有子球進袋,則換對方出杆。如果開球後,9號球直接進袋,即算當局勝利。
push out:
以前,9號球的規則允許選手在單一局中多次「push-out」,意指選手只要喊push-out,就可將母球撞擊到桌上任何位置,只要不犯規即可。只要選手喊出並且執行push-out,對方選手可以選擇出杆或交給原來選手出杆,若選擇出杆,結果犯了規,另一選手就有「自由球」。在1980年代中期,push-out只能在一局比賽中開球後的第一杆使用,此項規則的更改大大地影響日後的比賽方式。(註:開球者進球後開球者可喊,亦或開球者未進球後,對手可喊)
獲勝方式:
選手只要在不犯規的情況下,無論是用母球直接打進9號,或是先撞擊8號以下的子球再把9號球打進袋(此稱組合球),都算是贏得當局勝利。若對方連續三次犯規,我方即勝利。然而,在多數比賽裡,對方必須先被告知「已二次連續犯規」,第三次的犯規才能判定有效,我方才能勝利。
犯規:
- 母球未先撞擊到號碼最小的子球。
- 母球並未撞擊任何子球。
- 母球撞擊目標子球之後,母球或任何子球並未碰到檯面的顆星邊。若目標子球進袋,則不在此限。
- 母球落袋。
- 出杆時,身體或衣物碰觸到檯面上的球。
- 出杆之後,母球或子球再度碰撞球杆。
- 母球或子球飛離檯桌。
- 出杆時,兩腳同時離開地面。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球杆
球杆可分為:
標準杆(主杆):標準杆的長度為57~58英吋,約147公分,打球時以此杆為主
衝杆:與主杆長度相同,但皮頭較扎實,用於衝球
跳杆:跳杆長度為41英吋,約為104公分,用於跳球
球杆的好壞:
好的球杆,重量適中,不會歪斜,傳動力佳木質(亦有碳纖維,但打起來較不順手)
主要仍是以打起來順不順手才能區分.好的球杆在打下塞球的時候,不需要修正太多
皮頭的好壞也是球杆好壞之一
標準杆(主杆):標準杆的長度為57~58英吋,約147公分,打球時以此杆為主
衝杆:與主杆長度相同,但皮頭較扎實,用於衝球
跳杆:跳杆長度為41英吋,約為104公分,用於跳球
球杆的好壞:
好的球杆,重量適中,不會歪斜,傳動力佳木質(亦有碳纖維,但打起來較不順手)
主要仍是以打起來順不順手才能區分.好的球杆在打下塞球的時候,不需要修正太多
皮頭的好壞也是球杆好壞之一
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撞球簡介
一般而言撞球種類可分為以下數種:
一、14-1(fourteen-one)
二、8號球
三、9號球
四、10號球
五、司諾克(Snooker)
六、開侖
其中在亞洲地區較為盛行的為9號球及10號球,而歐美地區則以8號球、司諾克與開侖較為盛行
14-1則在台灣地區的球場較為常見.
撞球所需的配備為以下數種:
球桿:
球:
一、14-1(fourteen-one)
二、8號球
三、9號球
四、10號球
五、司諾克(Snooker)
六、開侖
其中在亞洲地區較為盛行的為9號球及10號球,而歐美地區則以8號球、司諾克與開侖較為盛行
14-1則在台灣地區的球場較為常見.
撞球所需的配備為以下數種:
球桿:
球:
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訂閱:
文章 (Atom)